上图中文字内容如下:
“十二五”期间,以齐派医学、孔子文化为标志———
山东打造齐鲁中医文化品牌
时报3月1日讯 (记者李永明)今天下午从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,山东确定“十二五”期间在全省建成覆盖城乡、功能完善的中医药服务体系,并深入挖掘和整理山东中医药文化资源,逐步打造以齐派医学、孔子文化为标志的齐鲁中医文化品牌。
山东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,历史上齐国齐地的医学非常发达,在中国医药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“十二五”期间,山东将加强中医药重大项目建设,培养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专家,打造并形成山东的中医药文化品牌。在中医医院建设上,山东确定到2015年,省里重点抓好10所中医医院建设,各市至少重点建设1所高水平中医医院。
当前,中医“治未病”理念尚未普及,服务面窄,很多市民不熟悉。为此,山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的评选,今天公布了第一批山东省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中心名单。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等29家单位入选,将为市民提供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。
同时,山东今年将开展“齐鲁知名中医”评选。面向全省公立医疗机构临床人员,评选出一批“齐鲁知名中医”,真正把全省各地、各层次知名中医选出来,形成全省“名中医”集群。
【相关链接】
齐派医学
现代历史学家认为,春秋战国至秦汉,中医学分为两派,即秦派和齐派。有专家提出,齐派医学主要包括前后相接的两个医疗群体。前者以扁鹊为核心,后者以仓公为基干。各有非常清楚的师承传授系统。齐派医学的理论哲学是阴阳五行学说。早在夏商时代,原始的阴阳说、五行说就产生在齐国的大地上。
10位名中医有了传承工作室
时报3月1日讯 (记者李永明)古老药方如何发挥更大作用?特色中医如何传承?记者今天从全省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,今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山东10位名老中医建立传承工作室,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培养纯中医人才。
2010年11月9日,全国22位国医大师和159位名老中医成为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。山东国医大师张灿玾,名老中医张珍玉、张鸣鹤、丁书文、郑惠芳、焦中华、冯宝麟、王鸭脖网站、尚德俊、朱惠芳入选。
据了解,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将建立国医大师、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示教诊室及资料室,总结研究他们擅长治疗的常见病、疑难病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,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,并推广运用于临床。国医大师传承团队还将面向全国开放,接受10名以上外单位进修、研修人员,形成培养中医药传承型人才流动站。
2010年11月9日,全国22位国医大师和159位名老中医成为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。山东国医大师张灿玾,名老中医张珍玉、张鸣鹤、丁书文、郑惠芳、焦中华、冯宝麟、王鸭脖网站、尚德俊、朱惠芳入选。
据了解,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将建立国医大师、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示教诊室及资料室,总结研究他们擅长治疗的常见病、疑难病的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,形成系统的诊疗方案,并推广运用于临床。国医大师传承团队还将面向全国开放,接受10名以上外单位进修、研修人员,形成培养中医药传承型人才流动站。